叉车之家 叉车资讯

中交西筑:60年峥嵘岁月,技术淬炼一甲子

10-11
字体大小:

编者按:对于西筑而言,60年不只是企业的60年,更是中国筑养路机械的60年。站在时间这头,我们无法将全貌清晰描绘,却也试图通过西筑这个入口,探究中国筑养路机械的来路和归途。

道路之始,发展始于引进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内没有一条像样的公路,也没有与之相关的筑养路机械产业,直到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国内迎来了第一个大规模基建潮,公路、铁路也进入了发展时期。在国家民族工业发展需求的牵引下,包含当时的陕西省筑路机械制造厂(中交西筑前身)在内的几家生产基地建成,这是国内第一批孕育的早期筑养路机械生产基地。

1959年,成立不久的陕西省筑路机械制造厂仿造日本VRA-1.6轻型震动压路机,研制出我国首台筑路机械-1.7轻型震动压路机,1961年下半年改进后,正式命名为Y8—62座式震动压路机,1962年开始小批量生产。1.7轻型震动压路机结束了中国人不能自己生产筑路机械的时代。此后,该厂陆续产出国内第一台沥青洒布机、第一台YN—30A型内燃凿岩机、第一台LT6型沥青混凝土摊铺机等。

这个阶段的筑养路机械虽得到一定程度发展,却受文化大革命影响而基本停滞。直到改革开放这种状况才发生变化,此时为满足激增的公路建设需求,国际知名制造商纷至沓来,带来的是高性能设备和先进技术,中国自此正式走上了“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道路。

20世纪80年代,交通部列入了第一项路面机械“沥青混合料搅拌与摊铺设备”引进制造技术的国家项目,交通部西安筑路机械厂(1961年9月1日,陕西省筑路机械制造厂正式更名为“交通部西安筑路机械厂”)分别于1985年和1987年率先从英国Parker和德国DYNAPAC公司引进搅拌与摊铺设备制造技术,经过广大技术人员和工人攻坚克难,于1987年和1990年依次研制出首套LB-1000型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和首台LTY8轮胎式全液压沥青混合料摊铺机。业内人士对这两次技术引进评价道:“交通部西安筑路机械厂两次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产品的引进和国产化成功,不仅填补了国内该技术领域空白,缩短了我国与发达国家路面机械的差距,更为国内其他筑机企业提供了良好借鉴。”

20世纪90年代,随着我国公路建设加速发展,筑养路机械也驶入发展的快车道。1992年,交通部西安筑路机械厂再次引进英国Parker公司的移动式搅拌设备制造技术,推出3000型移动式沥青搅拌站,并成功用于京津唐高速公路建设之中,交通部西安筑路机械厂也由此成为国内唯一一家能生产60~240t/h间歇式搅拌设备系列产品的厂家,填补国内高等级公路搅拌设备的空白,引领国内厂家向大型化、高效率、全自动控制方向发展。

2000年,路桥建设西安筑路机械有限公司(此时隶属:路桥建设国际建设股份有限公司)迎来了又一次技术创新节点事件——引进德国BEN-NINGHOVEN(边宁荷夫)环保节能型沥青搅拌设备技术,该技术经系列化国产改进后生产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沥青搅拌设备,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使得大型搅拌设备的安装、运输、操控等变得非常便捷。现任中交西安筑路机械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杨向阳认为两次重大技术引进在西筑技术发展中具有典型意义:“就科技创新角度而言,西筑当年引进派克以及德国边宁荷夫技术对于企业发展乃至筑养路机械行业技术发展都至关重要,‘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发展路径意味着国内制造企业不可能依赖仿制,知识产权问题永远是一个坎。第一次引进派克技术,是我国在80年代研发筑养路机械的过渡,使国内企业对国外技术水平有了初步认识。第二次引进德国边宁荷夫技术也对西筑的发展影响深远,可以说西筑现在的基因里依然有德国制造企业的气质,当然,最后还得依赖自主创新,才能得以更快更好的发展。”

这个时期内,以路桥建设西安筑路机械有限公司为代表的企业实施“引进来”战略,大大缩短了我国筑养路机械制造企业“走出去”的进程,结合国外技术交流,为行业储蓄了大量具有现代化理念和属地化知识的专业技术人才及管理人才。

21世纪初,筑养路机械市场竞争加剧,唯有掌握核心技术知识产权,建设成创新型企业才能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如果说曾经的竞争主要在价格,那现在竞争的焦点主要在性能,西筑深谙此道。杨向阳在谈到产品特点时只用两个词——耐用、保值好:“我在思考西筑的产品的亮点究竟在哪?第一,耐用;例如西筑早年出口非洲的一套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用了20年了,现在还在施工。第二,保值好;我们广东客户购买的一套J5000型搅拌设备,拌和了近400万吨料以后,设备还有300万的价值。”

顺应浪潮,对标国际一流

杨向阳说:“以前中国制造不敢对标国际,因为差距太大,而如今国内筑养路机械已由技术引进向自主创新转变,整体也朝着‘对标国际一流’发展,随着技术水平的提升,我们更有底气了。”

那么,国际一流的技术浪潮流向何处?随着全球经济发展需求日新月异,生态环境逐渐加压,互联网对行业生态重新塑造,信息化,数字化及绿色制造在工程机械行业不断备受瞩目,而西筑早已提前布局。

 

2014年,中交西筑推出第一台环保智能型沥青搅拌设备,经过研发创新,目前核心技术和施工工艺取得较好成果。杨向阳介绍道:“绿色制造技术使环保智能型沥青搅拌设备性能不断提升,同时降低能源使用和有害气体的排放。在智能制造方面,西筑已经完成了SG 系列搅拌设备,整体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职能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此外,中交西筑研发出第一代智能终端产品及服务平台,升级版‘基于BIM的沥青路面工程及装备全周期智能管控平台建设’已初具规模,获批成为中国交建科技研发重点项目及西安市现代服务业综合试点项目,同时获得‘2018年度中国数字化转型与创新评选年度数字化运营典范’荣誉称号。”

 

此外,笔者了解到:中交西筑目前已在筑养路机械上加装了最新数据采集装置,能够实现对设备性能及运行进行智能化监测、故障提前预警、设备工作参数动态调整及智能化维保信息推送等功能,提高设备稳定性及使用寿命,通过先进的视频图像采集技术,收集原材料及成品料图像信息,进行相关质量指标分析和过程控制,大大提高了设备的出料精度。

未来已来,技术淬炼正当时

建立智能化工厂是企业未来发展的需要,也是中交西筑技术淬炼的必由之路。为将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中交西筑已采用ERP系统进行管理,实现企业经营、管理的数字化和服务的智能化;同时,对生产计划、装备制造、仓储物流、资产管理进行全生命周期管控;运用PDM系统,提高生产效率,加强对文档,图纸,数据的高效利用,使工作流程规范化。西筑还将增加自动化数控设备,部署MES制造执行系统,实现生产过程管控、生产数据采集和生产进度展示,从而提升生产加工制作的自动化水平;打造设备焊接自动化平台,购买和部署焊接机器人;打造装配的智能化平台及自动测试平台。

 

2015年6月1日,“易法”远程智能服务管理平台正式上线,西筑从“制造商”向“制造服务商”转型升级道路迈入新台阶。未来,西筑将利用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满足更高的路面施工项目对工程机械互联和远程交互应用的需求,以工业物联网为桥梁,易法智能终端为触角,将工地上各种原材料管理、人员管理、特种车辆、实验室数据等链接起来,最终实现数据快速共享,拌和设备无人值守,施工车辆无人操控的目标;利用工业AR进行施工、生产流程监控,生产任务在线分解,施工过程、设备故障远程专家维护;实现项目管理人员在身边,施工技术人员在身边,工程机械专家在身边的用户体验。

60载的峥嵘岁月是技术淬炼的结果,薪火相传,中交西筑将如何在新时代持续淬炼技术,做精做强,董事长、总经理杨向阳给出了答案:“过去,我们依靠科技创新实现了多年的持续发展;今后,西筑要继续坚持以创新求发展,大力推进产品的智能化、信息化、节能环保化,争取在关键技术领域取得更大突破,努力掌握更多核心技术,确保西筑核心产品在筑养路机械行业的龙头地位;大力推进管理专业化、标准化、信息化、精细化,全面实现科学管理,全力推动西筑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对标国际一流,加快各类产品由“产品”向“精品”的转变速度,朝着“绿色道路建设与养护装备先进的制造服务商”目标奋力前行。”

 

60载的发展历程使我们不得不坚信:西筑将继续利用它的核心竞争力——技术创新,织就一幅精彩绝伦的绿色智能路网,谱写行业发展新蓝图!

相关报道

2025年铁拓机械全国沥青搅拌设备用户操作手培训班圆满落幕 2025年铁拓机械全国沥青搅拌设备用户操作手培训班圆满落幕

经过为期两天的精心组织与专业培训,铁拓机械2025年全国沥青搅拌设备用户操作手培训班于1月9日在福建泉州圆满落下帷幕。此次培训班不仅延续了铁拓机械一贯的高水准培训模式,更在内容、形式及互动性上实现了全面升级,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近百名设备操作手积极参与。

[详情]
柳工M200E铣刨机亮相雅加达 柳工M200E铣刨机亮相雅加达

柳工M200E铣刨机亮相雅加达 近日,柳工印尼向雅加达某市建客户交付了一台M200E铣刨机,并已投入当地高速公路项目施工,凭借其出色的施工能力,获得客户高度评价。

[详情]
杭叉集团首次中级职称自主评审会议成功召开 杭叉集团首次中级职称自主评审会议成功召开

2024年12月25日,杭叉集团首次中级职称自主评审会议成功召开,市、区两级人力社保部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科)室负责人、评审专家以及公司党政领导应邀出席会议,共同对评审活动进行监督和指导。

[详情]
新年新愿 新岁启航 | 三一泵路1月生日会 新年新愿 新岁启航 | 三一泵路1月生日会

新年新愿 新岁启航 1月生日会 HAPPY BIRTHDAY · 2025.01 一月新岁起,吉祥如意来 一月一日庆生时,冬阳送暖花自开。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