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车之家 叉车资讯

徐工:中国智能产业生态大会,王民云端开讲

08-20
字体大小:

8月18日上午,中国制造业顶级盛会、素有中国电气与工控领域“达沃斯论坛”之称的DIGITAL PHIIDF 2020暨中国智能产业生态大会,以全新数字化展现形式精彩开讲。

这场汇聚众多行业大咖、汇集最新产业资讯、知识点密集的“公开课”,呈现比往年更加火爆的场面,首场主题峰会吸引众多网友注册观看,“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升级、工业生态”等峰会大咖演讲中的高频词汇更是引起在线广泛热议。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王民应邀,与来自工业自动化、智能制造、产业互联网等领域数十位知名专家、学者、企业领军人物汇聚云端,共同分享在创新发展、智能制造、危机管理、数字化转型等方面的深度思考与具体实践。

论坛上,王民结合徐工数字化实践,发表了“新基建开启新引擎 智能化重塑新生态”的主题演讲。近30分钟时间,王民将徐工围绕数字化、智能化的创新实践娓娓道来,慷慨分享让不少在线“围观”的业内人士大呼过瘾。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树立与数字化时代与时俱进的“产品观、智造观、服务观、客户观、生态观”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

王民介绍,早在1998年之前,徐工就已经开始“甩图板”,是国内第一批启动信息化建设的工程企业。经过22年不断精进,业务数据化、数据业务化,数据资产化......到2018年,徐工全面开启数字化转型新阶段。此时,数据的价值“愈发重要”。

对于徐工,如何通过与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快速拉动智能制造的能力和水平,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前提是具备数字化基础。演讲中,王民从创新实践回看新型能力打造。多年来,围绕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徐工将数字化思维延展到产品研发、生产制造、用户服务等方方面面。

全球第一条起重机智能化生产线在徐工重型结构件智能化生产车间不断运转着,全长240米,整个18道工序生产过程,1个人可以控制10台机器。

在这条产线上,机器人智能化焊接水平突破75%,生产效率提升150%,智能化物流工序覆盖率超60%。目前,这条智能化的生产线运行里程已经超过3000公里,已生产起重机超30000多台。

徐工在新技术的应用上,具有敏锐的视角和前瞻性的部署,融合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基建,进行创新应用,赋能产业生态,重点围绕实际应用,开展场景打造。

智能化产品,融合无人技术,大大提升客户体验。2020年,在攀大高速沥青路面施工中,徐工完全采用无人机群技术,全球首次将无人技术运用到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该技术的应用,成功实现了复杂工况下的设备无人作业,施工轨迹精确控制在2-3厘米,客户高度认可。

当然,作为民族的产业、国家的品牌,徐工在数字化转型道路坚定前行时,也不忘带领“同盟军”共创美好未来。

汉云工业互联网平台新型数字化基础设施,面向高能耗设备、通用动力设备、新能源设备、智能装备等工业设备,培育并汇聚一批咨询服务商、解决方案提供商、系统集成商等,实现供需对接和能力交易,为工业赋能。

实体经济兴则国家兴,徐工将继续抓好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双轮驱动”,以大国重器的责任担当与报国情怀走好创新路,日夜兼程跑出“加速度”。

当下,中国经济的发展巨轮正在加速,以徐工为代表的更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工程机械企业和品牌,必将成为助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
 

相关报道

比亚迪叉车:以新能源科技链接传统酿造文化 比亚迪叉车:以新能源科技链接传统酿造文化

当今社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传统制造业正面临着节能减排与降本增效的双重挑战。其中一家拥有百年历史的啤酒企业通过引入比亚迪叉车,成功突破转型瓶颈,实现了物流环节的绿色转型,带来了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重提升,为酿造行业树立了创新典范。

[详情]
柳工挖掘机有效载荷功能 | 告别“估算时代”,效率与精准度双升级 柳工挖掘机有效载荷功能 | 告别“估算时代”,效率与精准度双升级

“ 在工程建设、矿山开采、物料搬运等作业现场,挖掘机不仅是挖掘和装载的主力,更承担着精准控制物料重量的关键任务。无论是混凝土搅拌站的配料,还是施工材料的用量管理,“重量”都是影响工程质量、成本与进度的核心要素。

[详情]
提前通车背后的实力!柳工设备护航凌绥高速全线贯通 提前通车背后的实力!柳工设备护航凌绥高速全线贯通

在东北交通版图的“联九”核心动脉上 一条穿山越岭的世纪通途 凌绥高速。

[详情]
中交西筑与长安大学对接交流 中交西筑与长安大学对接交流

10月11日下午,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宏伟与长安大学党委副书记徐引正、工程机械学院党委书记高雁北、院长叶敏进行会谈,双方围绕共同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发展进行座谈交流。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