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车之家 叉车资讯

杭叉“出海”故事:“叉”上翅膀,飞向全球

05-16
字体大小:

【本文来自杭叉集团 徐能英】近日,杭叉集团66个集装箱叉车完成装运,发往欧、美、亚等多个国家。在全球疫情影响下,杭叉仍逆势增长,2022年第一季度海外发货量同比增长78.3%,迎来首季开门红。

从1974年生产出第一台叉车到2021年全年销量将近25万台,杭叉集团已经从一个机械维修厂发展到了今天拥有全系列的叉车产品及核心零部件在内、产业链完整、国内销量领先的叉车企业集团。同时杭叉产品目前已远销180多个国家及地区,约占11%的全球市场份额。根据美国权威物料搬运领域杂志《MMH》公布的全球叉车设备销售前20强的排名,杭叉排名世界第八,品牌成功“出海”。

杭叉集团总部

精准定位,拓宽全球销售网络

杭叉在国际化初期,在国内外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以高品质的杭叉特色产品打开欧美市场;在获得国际市场的一定认可后,开始全面开拓市场,通过“直销+代理”的模式,将产品销往全球,拥有200多家海外经销商;并于2015年开始在海外创建子公司,现已有欧洲、东南亚、美国、加拿大和荷兰5个子公司,另外巴西、澳大利亚子公司正在积极筹备中。完善的销售网络以及各大洲建立子公司为杭叉深入了解当地用户需求,设计本地化叉车并提供优质、高效的本地化服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杭叉全球销售网络

创新引领,布局新能源市场

杭叉拥有强大的研发团队并持续加大研发投入,2021年研发费用6亿元,同比增长12%, 研发费用占总营收4.2%,产品系列不断完善,达上万种品种规,可以为用户提供全系列叉车解决方案。近年来,应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的要求,杭叉加速开发和布局新能源叉车,开创了全系列锂电产品,引领行业新发展。2021年杭叉集团电动叉车销量近11万辆,同比增长55%,新能源产品赢得了海内外用户的喜爱和信赖;2022年将覆盖0.5-48吨电动叉车;2025年力争将全系列产品切换为锂电、氢燃料电池等新能源产品,实现产品战略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目标。

杭叉产品体验中心

科学应变,开创多元化营销模式

在受全球疫情的影响下,通过线上展会、全球直播、自媒体营销等多元化营销模式助力销售。自2020年参加第127届线上广交会以来,杭叉已连续5届积极筹办线上广交会,积累了丰富的线上直播和宣传经验。除线上展会外,还通过短视频、多场全球直播等形式进行新品发布、产品促销,工厂参观等内容输出和营销,有效助力销售和提升杭叉品牌影响力。2021年国外营收29.62亿,同比上年增长70%,国际化发展势头良好。

举办多场全球直播

杭叉的世界,世界的杭叉。杭叉一直致力于为全球用户提供最佳的物料搬运解决方案。“我们已经和杭叉合作10年了,让我们印象最深刻的是,杭叉总能准确抓住我们的痛点,而且会竭尽所能为我们的每个客户提供最优的解决方案。”这是一个挪威用户对我们的评价,也是杭叉一直秉持的理念。我们期待更多来自世界各地的伙伴加入我们,与我们共同成长,共创美好未来,“让搬运更轻松”!

【摩迅网(Global-CE)工程机械国际站文章,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报道

中交西筑公司通过陕西省创新型中小企业认定 中交西筑公司通过陕西省创新型中小企业认定

近日,西安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布《关于拟认定2025年陕西省创新型中小企业名单的公示》,西筑公司成功入选。 创新型中小企业认定具有重要战略价值,既有助于企业塑造优质品牌形象,又可享受政府提供的专项政策支持、税收优惠及人才引进等扶持措施。

[详情]
玛连尼:为“双碳”战略不断创新的FRT高比例再生一体机 玛连尼:为“双碳”战略不断创新的FRT高比例再生一体机

零碳园区、零碳工厂、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等词首次出现在2025年政府报告中。绿色转型需要诸多创新性突破,建废资源化便是推动低碳绿色发展的一股重要方式。

[详情]
新突破!柳工欧维姆首次牵头修订国际标准ISO14655 新突破!柳工欧维姆首次牵头修订国际标准ISO14655

近日,由柳州欧维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和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专家担任项目负责人,国内相关单位专家共同参与修订的ISO 14655《预应力混凝土用环氧涂层钢绞线》正式在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注册立项,这标志着欧维姆在国际规则制定中实现新的突破。

[详情]
南方智造者 | 保持心头的温度!一名23年沥青设备研发工程师的时间力量! 南方智造者 | 保持心头的温度!一名23年沥青设备研发工程师的时间力量!

在一张张空白的图纸与热火朝天的生产线之间 有那么一群人总在与自己较真 一类材料的选择,一套结构的设计 一个功能的实现,一颗螺丝的位置 一道弧线的曲率。

[详情]
为“双碳”战略不断创新的玛连尼 FRT高比例再生一体机 为“双碳”战略不断创新的玛连尼 FRT高比例再生一体机

零碳园区、零碳工厂、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等词首次出现在2025年政府报告中。绿色转型需要诸多创新性突破,建废资源化便是推动低碳绿色发展的一股重要方式。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