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至29日,“共享新机遇 携手向未来”——2025境外媒体看广西采访活动来到柳州。活动由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中国新闻社广西分社承办,邀请了27名来自越南、老挝、泰国、缅甸、柬埔寨、马来西亚、新加坡等东盟国家的主流媒体记者和外籍网络达人组成采访团。
采访团走进包括柳工在内的优秀企业,实地感受广西的发展脉动,见证人工智能浪潮下中国—东盟合作成果。采访过程中,采访团近距离观摩柳工生产线,对柳工智能、绿色的制造发展水平连连点赞。
中国新闻网
①
②
走进广西最大的工业城市柳州,“地下、地面、空中”三位一体的智能体系在众多工厂高效运转,科幻感十足。8月28日,参加“共享新机遇 携手向未来”——2025境外媒体看广西采访活动的东盟多国主流媒体代表、外籍网络达人在这座传统工业重镇,感受其发力向“新”的生动缩影。
近年来,柳州依托汽车、钢铁、机械等支柱产业优势,着力打造“人工智能+制造”应用场景,加快成为广西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及产业集群创新基地。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柳工”)的装载机智能工厂,AGV自动运输车往来穿梭,智能立体库精准吞吐零部件,空中EMS输送线高效配送物料。而在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上汽通用五菱”)智能岛式制造工厂,“轮胎岛”“座椅岛”“玻璃岛”等“岛屿”错落分布,紧密协同,巨大的机械臂有条不紊地将一辆辆新车送下产线,发往全球各地。
“智能工厂员工在系统上确认需求后,所需物料就会自动抵达工位附近待命。”柳工该智能工厂制造总监姚东旭介绍,“早在十年前,柳工就开始布局自动化生产线及智能物流系统,如今工厂已实现高度自动化生产和物料的智能化立体流转。”
姚东旭在柳工工作多年,亲历了工厂从“制造”到“智造”的蜕变。他感慨道:“我们一直有个梦想,希望大型装备制造能实现叉车不入车间作业,既保障安全又保证物料质量。如今通过智能化改造,工厂作业安全、产品质量、人员环境及生产效率均显著提升,平均每五分钟就能下线一台装载机。”
“智”造也拓宽了柳工的出海之路。“今年上半年,柳工新能源装载机销量远超预期,远高于行业预测的渗透率。”姚东旭表示。今年上半年,柳工新能源设备渗透率和智能化升级进一步加速,在新兴国家市场保持高速增长,对欧洲等成熟市场的开拓也取得良好成效,实现了海外收入与利润的高质量双增长。
泰国新闻社
①
《将老牌工业城市 “柳州”
升级打造为智慧城市》
②
《柳州借助人工智能,
从传统工业枢纽向智慧城市转型》
新加坡《时代财智》
《柳州:以企业动态转型重塑城市发展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