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车之家 叉车资讯

“杭叉”上半年出口增三成

08-02
字体大小:

尽管外需低迷,但中国最大的叉车出口企业——杭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今年上半年出口8.2亿元,同比增长36%,不仅稳固了欧美市场,还成功开拓了俄罗斯、巴西、印度等新兴市场,连续第7年保持国内同行业出口总量第一。

“不仅产品要好,还要学会主动‘创造’市场!”杭叉集团进出口公司总经理张振美说。对“杭叉”而言,“创造”即意味着满足客户个性需求。

主动挖掘个性需求,“杭叉”在海外市场不断攻城略地。南美洲繁忙的港口需要各种大吨位的叉车,但常规大吨位叉车不能适应那里高温、高强度的特殊工况。“杭叉”的技术人员远赴大洋彼岸,了解到这一特殊需求后,回来开发了一款采用板翅式铝水箱和加强型变速箱的叉车,很快赢得了巴西等国的大订单。

法国客户虽然对“杭叉”的叉车性能表示满意,但下单的积极性总是不高。几轮市场调研下来,“杭叉”发现了问题所在:“杭叉”产品的造型与浪漫的法国人在心理上总有距离,法国人喜欢叉车有可爱的造型。发现这个情况后,“杭叉”一改传统叉车的“傻大黑粗”,设计出了一系列新产品。笔者在该公司的车间里看到,有的平衡重式叉车像一只坚固的甲壳虫,有的伸缩臂叉车像一只准备战斗的螳螂,有的废料夹叉车像一只大螃蟹……这些叉车被涂上了橘黄色、奶白色等鲜亮色彩,看上去像一个个大玩具,一下子抓住了法国客户的心,赢得雪片般的订单。

发现客户需求,还要学会提前捕捉客户的潜在需求。去年的德国汉诺威国际物流技术展览会上,“杭叉”瞄准欧盟新一代排放标准设计生产的叉车,在众多参展商中脱颖而出,新产品在欧洲市场一炮打响。 

今年初,“杭叉”推出的XF系列内燃叉车,采用全浮式连接变速箱,使叉车工作时的震动和噪音大幅下降,驾驶员工作舒适度也有所提高,受到欧美高端买家欢迎。今年年底,可搬动45吨重货物的新一代叉车又将研发落地。

个性化定制产品,对研发、生产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杭叉”拥有行业内惟一的国家认可实验室,260多位科研人员常年摸爬滚打在叉车制造业的最前沿。近年来,“杭叉”还与日本尼桑等知名企业合作,联手生产整车及研发变速箱、驱动桥等关键设备,为个性化产品生产提供了坚实保证。

“企业现在可以生产1000多个品种、5000多个规格产品,可以随时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杭叉集团董事会秘书王阜西说。

 

相关报道

高质量西筑:装备分公司多部门协同构建全流程质量与服务生态 高质量西筑:装备分公司多部门协同构建全流程质量与服务生态

“高质量西筑”建设是公司长远发展的战略核心,产品从设计、生产到交付、运维的全生命周期,更需技术、质量管控、生产服务、客户保障等多部门协同发力。装备分公司各部门以“质量为基、服务为翼”,将高质量理念转化为实践,形成“各司其职、协同联动”格局。

[详情]
直面复杂工况,风电吊装岂可一招通用?徐工以全场景定制化方案,交出精准答卷 直面复杂工况,风电吊装岂可一招通用?徐工以全场景定制化方案,交出精准答卷

从山地、戈壁到海洋,中国风电产业中国风电产业正朝着“更高、更重”的方向不断突破,这对超大吨位起重设备提出了更为严峻的考验。 面对这一趋势,徐工技术团队表示:“我们正持续进行前沿技术跟踪,以随时响应市场变化。

[详情]
高远路业:首台套! 公路养护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新型养护装备获认定 高远路业:首台套! 公路养护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新型养护装备获认定

 近日,2025年河南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认定名单正式发布,由公路养护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研发、高远圣工生产的纤维同步封层车(HGY5317TFCZ6H)被认定为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

[详情]
《广西日报》重磅报道 | 柳工“智造”出海,底气从何而来? 《广西日报》重磅报道 | 柳工“智造”出海,底气从何而来?

10月9日,《广西日报》第四版整版刊发《“智造”出海,底气从何而来?——探寻柳工国际化成长之路》报道,聚焦柳工向海图强的战略布局与实践成果。

[详情]
增信赋能 向新启航丨从关键词读懂新中交(三)

增信赋能 向新启航 中交集团暨中国交建召开上半年生产经营工作会议,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深刻回答了“中交变化怎么看、中交当前怎么办、中交未来怎么干”的重要问题,在新方位新起点再次吹响了中交战略再升级、转型再提速的号角。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