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车之家 叉车资讯

安迈:使用as1控制系统之后

10-08
字体大小:

对于那些已经运行很久的沥青搅拌站而言,如何以最合理的方式使用维护预算是用户十分关心的问题。

在这种时候,控制系统要另当别论,因为它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出现清晰可辨的“磨损”。对于那些选择升级控制系统的用户,面向未来的安迈as1控制系统提供了无与伦比的优势。

除了易于操作和结构清晰的可视化之外,as1控制系统的优势还包括对众多流程的优化。例如,只要使用“动态添加RAP”模块,您就可以根据需要在生产过程中简单地更改回收料的掺入比例。

为了让搅拌站的操作更加轻松,减少能源消耗和提高生产质量,安迈为as1控制系统提供了许多可选的附加模块,例如:自动生成送货单的称量模块,使加载既高效又安全、成本优势凸显的装载模块,优化搅拌站的能源利用、及时发现和消除能源浪费的Ecoview模块,可用于精确控制电费、天然气和轻重油等费用的峰荷管理模块,只需简单点击鼠标即可详细验证每个批次的管理者界面模块等。

as1控制系统不仅能让沥青搅拌站运行得更好,还有助于改善用户的业务。

这个安迈专有系统提供的统计数据可以帮助您发现趋势,并确定需要改进的地方。内置的统计报告以易于理解的格式呈现,数据可以通过互联网访问。

不要忘记as1控制系统在管理搅拌站时的价值。它既提供全自动混合料生产,也有在手动模式下安全工作的灵活性,还有许多其他好处——包括使用无限制的配方、燃烧器自动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动态校正能力和电加热沥青储罐的完全集成。

如果说控制系统是沥青搅拌站的大脑,那么as1控制系统就是一颗非常聪明的脑袋。它可以在帮助客户提高生产质量的同时,减少材料浪费和能源消耗。as1控制系统还收集和处理关键数据,帮助用户获得更高的效率。

您需要一个采用最先进技术的沥青搅拌站控制系统,作为利润驱动的基石;同时,您还期望该系统及其相关技术易于理解和使用。安迈的as1控制系统可以满足上述要求。

并非只有安迈搅拌站才能使用as1控制系统,安迈为自己和其他制造商的沥青搅拌站提供了改造方案,使as1控制系统成为全球沥青搅拌站适应未来的理想解决方案。控制系统改造是安迈自动化团队的核心竞争力,已经积累了数十年的成功经验。升级改造控制系统可以改善搅拌站的运营水平和生产质量,改进的自动化还有助于减少浪费和提高效率。

是什么让安迈as1控制系统与众不同?

● 安迈用心倾听客户的意见,对该系统进行持续的改进。

● 一个卓越的控制系统需要软件和硬件的完美融合。安迈通过将数十年的研发成果与从数百个正在使用的系统中获得的实战经验结合,实现了这种平衡。

● as1经过专门的设计和测试,可以在恶劣的环境中使用。该系统的成功案例已经遍布世界各个角落。

● 用户可以从灵活的工作站配置、系统的网络功能和“瘦身”的管理任务中获益。

● 借助经过验证的现场总线系统,诊断工具甚至可以通过远程支持有效地检测故障。

● 为了保证电源柜的组件可以承受全天候极端压力,安迈选择了来自知名制造商的久经考验、全球可用的优质组件。

● 大多数问题都可以由搅拌站的员工在内置电气图和as1诊断工具的帮助下解决。安迈的热线工作人员也可以随时远程访问搅拌站,进行诊断或系统维护。现代通信媒介和热线工作人员的存在,减少了现场服务的需要。

相关报道

绿色降本新标杆:柳工856TE获搅拌站客户高度认可 绿色降本新标杆:柳工856TE获搅拌站客户高度认可

江西某大型搅拌站 柳工856TE电动装载机已凭借低碳节能、高效稳定的卓越表现,成功助力客户实现降本增效。该设备搭载柳工最新的智能电控与高效动力系统,在搅拌站绿色转型方面获得了客户的高度认可。

[详情]
标杆加冕!柳工入选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最佳实践案例 标杆加冕!柳工入选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最佳实践案例

11月18日,在北京举办的“2025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大会”上,柳工凭借《智慧赋能绿色转型,构建制造新范式》实践案例,从5440家上市公司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资源利用和循环经济板块“可持续发展最佳实践案例”(入选比例仅为3.86%)。

[详情]
百吨级“精准之手”!柳工LTC1000L5起重机如何重塑叶片运输效率新高度? 百吨级“精准之手”!柳工LTC1000L5起重机如何重塑叶片运输效率新高度?

近日,第二批柳工100吨级汽车起重机LTC1000L5抵达大西北的一座风电叶片生产基地,以两两协作的模式,挑战风电叶片装运的行业难题。 挑战难点,微动性决定成败 起重机微动性直接影响叶片吊装的安全性与效率。

[详情]
戴纳派克:为什么第六代压路机值得期待?答案藏在这段90余年的压实技术演进 戴纳派克:为什么第六代压路机值得期待?答案藏在这段90余年的压实技术演进

在第六代压路机与SEISMIC动态压实技术发布后,许多业内朋友向我们提问:戴纳派克为什么能在今天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动态智能压实”?SEISMIC的技术根基来自哪里? 答案,并不只在新产品里,而是藏在一条跨越九十年的技术演进之路上。

[详情]